山西自然博物馆是重要的自然科学文化阵地,是具有自然类博物馆基本功能,融地质资料馆职能、地质矿产规划评审、自然资源标准化研究为一体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。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北段,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,室内展陈面积14000平方米,室外“晋地宝藏”标本园面积6000平方米,收藏了山西乃至世界各地独具特色的岩石、矿物、矿产、古生物化石、现生动植物标本及珍贵的地质历史档案资料等藏品5.18万件,其中发掘和收藏的山西山西鳄、晋地甲龙、择义王氏鳄、狗头金、自然银等藏品,在全世界独一无二。另有非洲象、北极熊、东北虎、华北豹、褐马鸡、原麝、黑鹳等珍稀物种标本,弥足珍贵。
历史沿革:
1958年,山西地质厅地质标本馆建成,1982年更名为山西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陈列馆,1995年更名为山西省地质矿产科学技术馆,2014年4月新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建成,2017年5月1日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,2023年7月完成“国家一级博物馆”提升改造。
博物馆建筑:
博物馆的建筑外型采用“天圆地方”的中国传统建筑理念。建筑下方犹如自然巨石砌成的“百宝盒”,外披网格状“珠帘”,象征空间的“四面八方,地大物博”;上部展厅呈扁圆形,形似“玉璧”横空,象征时间的“周而复始,如环无端”。“天圆地方”在建筑理念上象征时间和空间,更有“珠联璧合”的美好寓意。
展陈主题:
山西自古就有“表里山河”的称谓,这个称谓最早见著《史记》,典出《左传》:“战而捷,必得诸侯。若其不捷,表里山河,必无害也。”意思是说,外有河内有山,攻守相宜。它的东部边界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脉,成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天然屏障,西边是自北而南劈开黄土高原的晋陕大峡谷,引导黄河从内蒙古高原奔流而下,一泻千里。“表里山河”形象地概括了山西地质特征,也是中国自然地理地质的高度浓缩,更是地球上山川河流的真实写照,而这些山川正是自然科学探索与研究的基础。
展陈体系:
山西自然博物馆陈展体系可概括为“151”,由一条主题展线、五个专题展厅、一座标本园组成。一条主题展线包括穿越时空——地球厅、远古物种——古生物厅、大地宝藏——地质矿产厅、物华天宝——矿物厅、未来之路——自然生态展厅五个常设展厅。五个专题展厅包括自然精灵——世界动物、测天绘地——测绘厅、衣被天下——土地厅、安邦基石——安全教育厅、史前部落互动展厅五个专题展厅。一座“晋地宝藏”标本园,以“微缩山西”为蓝本,集中展示了山西的地质矿产资源、企业文化等。另有空中球幕影院、科学实验室等。
目标、愿景、使命、价值观:
目标:“美丽地博”(微笑打造三晋名片、创新支撑自然发展、信息夯实数据源头、文化强馆队伍建设)。
愿景:探索自然界的知与未知,树立珍爱家园的意识。
使命:普及自然知识,讲述自然故事,传播自然文化。
价值观:科学求真、科普求懂、艺术求美、文化向善。
公众服务:
1、山西自然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,可提前三天实名预约,每天参观人数上限为5000人。观众可从山西地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“预约入口”预约,或现场扫描二维码预约,现场核销即可入馆,注意预约当日当次有效。
2、展厅每天上午10:00、下午15:00各提供一场免费讲解服务。
3、团体参观(20人及以上)需要讲解服务的需提前预约,我馆将按照预约先后顺序每天提供不多于6次的讲解服务,可拨打电话或到咨询台办理,预约电话:0351-4069643。
4、需要讲解服务的观众可在现场办理相关服务。